隨著中高考結束,暑期游、畢業游旅游熱潮來臨,今年暑期旅游市場可謂是亮點不斷,豐富多元,據統計河南鄭州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單月接待人數超6萬人次,升溫文化游備受青睞,又將河南城市推上一個熱點高度。

河南作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南歷史曾是中國歷史的主流和濃縮,不僅影響和推動著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而且在今天乃至將來仍然具有巨大的價值。


這里是一座由56個方格21個劇場組成的夢幻之城,是中國首座全景式全沉浸戲劇主題公園,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戲劇聚落群,也是河南古文化發展的大百科全書,行走其間,融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與時光老人對話,一起回顧那些詩意般的傳奇故事。

抵達幻城的路上,百畝麥田最先展現在眼前。麥田意味著糧食,有糧食才會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同時也代表了中原人對食物的敬畏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穿過上百畝黃澄澄的麥田,是一座15米高、三百多米長、占地622畝的夯土城。在這座城里,有56個空間,800多位演員,滾動上演著3部大劇,18部小劇。

戲劇幻城的主要故事背景是1942年,抗戰時期,河南發生糧災,老百姓吃不飽肚子。主要講得是大饑荒背景下發生在李家莊,關于糧食、關于土地、關于活下去的感人故事,從中感受河南燦爛的文化、河南精神。



作為照明設計公司,我們從照明設計角度,簡單談論《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相對于其他演藝,為何會如此突出?
打破傳統,戲劇即一切




不同于文旅演藝在傳統主題公園中的存在形式,“幻城”突破了此前一個主題公園內只上演一部演藝作品的局限,《只有河南》作為戲劇聚落群,每一個空間都經過了整體優化,每一個劇場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每一條行進路徑為觀眾帶來的都是高濃度的戲劇體驗,全景化地展現了河南的過往與當下。舞臺燈光設計部分也展現出其當代性、獨特性創新性。
文化價值——樹立河南文化自信,讓世界感知河南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以黃河文明為根基,深挖河南藏于地下封于書中、束之高閣的中原文化,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以獨特的“幻城”建筑為載體,用全新的觀演模式,讓世界重新感知河南。

獨特的幻城式建筑著重強調“大棋盤“的設計理念,以中國棋局的“方”為母題,每一個院子就是一個世界,一個天下。以方格作為空間布局的母題,以院落作為戲劇體驗的載體,構成豐富而又捉摸不定的“迷陣”,帶給人沉浸式的戲劇體驗。

百年歷史濃縮于格子之間,在幻城中穿行,如在時空碎片里移步換景。選擇的路徑不同,得到的體驗也將不同,如果迷了路,那么就是不斷打開“戲劇盲盒”的體驗。
前沿的科技與藝術融合,燈光視覺文化傳承

燈光設計在燈光藝術美學基礎上,通過對演藝空間的虛實、主次、層次、結構、比例等的調整,營造出觀眾眼中的視覺畫面,統一了空間中不同視覺因素的力量,使之融為一體,構建起有底蘊、有意境的動態畫面。

空間置換帶來了新奇感,數字科技的參與更加強了觀眾的沉浸體驗。一方面,《只有河南》在視覺的呈現上創新運用了“變質”的藝術手法,通過對“黃土坡”“李家村”“清明上河圖”等中原景觀、文化符號等介質進行“視覺質變”,讓它們呈現出當下的新媒體藝術語言特性。

另一方面,在燈光的設置上項目組進行了極強的把控。單一空間在燈光的控制下可以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單一劇場在燈光的轉換中也可以與日夜景觀融為一體。據介紹,在只有河南的網紅打卡點——“乾臺”,這個外觀一盞燈具都看不見的“棋盤”空間內,足足隱藏了上萬臺的定制燈具。巨量的燈具與景觀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在不同時間段,為游客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四周及地面無縫拼接的燈光工藝標準及應用標準在國際上都屬于領先水平,展現出乾臺在白天和夜晚截然不同的藝術盛景。
從時間到空間,從靜態到動態,從景觀到戲劇,全部的科技參與設計通過多維度思考與創作,戲劇照明、景觀照明、建筑外立面照明、室內照明等功能融合為一體,創造立體觀感的戲劇效果,鑄造出聲光電的戲劇幻城。


戲劇幻城是厚重的。它不是傳統的主題公園,也不是傳統的景區,沒有多種多樣的娛樂設施,也沒有秀麗的風景,也不依托于某個著名IP。這完全是一座旱地拔蔥、憑空而起的戲劇之城。按導演的話來講,戲劇幻城是產生在我們精神領域里面建立出來的一個精神的堡壘。它是銷售精神產品的一個地方,一個提供精神食糧的地方。它帶著導演的情懷,它想在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戳中你我的心。
以文化帶動旅游,以戲劇方式轉化帶有共鳴性的體驗式旅游,主題公園離不開燈光的添彩,上筑照明設計專注文旅燈光設計,營造高品質光環境,如有項目合作需求請撥打業務熱線0755-82112561。